English

用爱心浇铸自立自信自强

——广西民族学院帮扶贫困生纪实
2000-09-1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刘昆 广西日报记者 贺波 我有话说

几年前,广西民族学院数学系一名学生连续几天不出早操,同学去拉他起床时,他居然哭出声来。经过反复询问,原来他是饿得起不来。家境贫寒的他每天只能吃两顿饭,这两顿饭也仅是一个馒头就着一碗清汤而已。

院党委副书记林宁被震惊了。他决定体验一下这位同学的生存状态,连续几天,他像这位同学一样,每天两顿饭,每顿一个馒头,几天下来,自己是无论如何撑不住了。

贫困如此困扰着学生,一定要解决贫困生吃不饱饭、读不起书的问题!学院党委下定了决心。

据统计,广西民族学院的贫困生占全校本科生人数的43.5%,特困生占15.8%,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和15%。其中贫困生比率最高的是民族预科部,他们大都来自广西49个“老少边山穷”地区,有些学生靠卖家当、耕牛交学费,有些来学校报到时两手空空。

为解决面广量大的特困生问题,学院开展了大量工作。经过几年探索与努力,一个以助学金、贷学金为基础,实行特困补助、临时困难补助、减免学费、勤工助学和争取社会资助等多种形式的资助体系在民院初步建立起来。至今,全校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学院财力紧张,但每年都安排35万元减免学杂费指标。完全靠补助,显然是杯水车薪,而且容易滋长学生的“等靠要”思想,因此,在采取多种形式帮助他们的同时,学院鼓励和引导学生自立自强,朝品学兼优的方向努力。

学校设有专业奖学金、春雨奖学金和松下电器育英奖学金,用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而又品学兼优的学生。

对贷学金制度进行改革,是广西民院一个成功的尝试。学生处长覃殿一介绍说,1993年设立贷学金制度时,规定每人一年贷款不得超过300元,而且必须在毕业前还清,否则毕业时不发毕业证,这样一来,每年申请贷款的只有十几人。1998年学院对贷学金制度进行了大胆改革,每人一年可贷款1000元,毕业后6年内分期还清,由此调动了学生申请贷学金的积极性。1999年贷款学生达到了343人,总金额31.9万元,今年5月,又有38名学生获得贷学金。去年第一批申请贷学金的同学毕业不久,就纷纷向母校还贷。这种通过无息贷款资助特困生的方式,使学院有限的资助经费逐年滚动、重复发挥效益,让更多的困难学生得到了资助。

学院还积极为学生勤工助学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学生宿舍的管理、图书馆服务、校园绿化和草坪护理、校园执勤等工作。从1996年开始设立勤工助学基金,其利息用来支付学生的勤工助学补助,如今基金总额已达180万元。学生踊跃上岗,靠自己的劳动得到收入。去年全校有1638人次上岗,共获得补助10.5万元。

学校还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贫困生的支持。仅去年一年,学院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赞助经费达172.45万元,共有2200多名贫困生获得资助,占全院学生(包括预科生在内)的46.6%。

广西民院把资助特困生作为学生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全院已形成人人关心、帮助贫困生,贫困生自己奋发图强的良好氛围。

在广西民院采访,听到一个又一个学生与贫困抗争,勤奋学习的动人故事。

民俗学九八届本科生李梅祺,大学四年没回过一次家,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在学校,她利用课余时间帮助老师做家务,整理教材,假期去建筑工地帮人做饭,加上勤奋学习得到的专业奖学金,李梅祺不但完成了自己的学业,每月还寄回家50元钱,供妹妹读中学。她的事迹在广西电视台播出后,在社会产生极大反响。

来自老区东兰县的韦世威同学是家乡的第一个大学生,父亲去世,母亲老迈多病。这位性情爽朗的小伙子决定向自己要钱。入学时间不长,南宁很多建筑工地上都洒过他的汗水。他说,贫困生首先要摆脱潜藏的自卑心理,以快乐的心情搬走求学路上的“绊脚石”。他拿出自己的一部分奖学金,作为本班“贫困生活动基金”。他还经常举办贫困同学座谈会,鼓励更多的同学勇敢地面对贫困。

中文系九九级的覃素怀同学、数学系九八级的黎一陵同学,人都长得瘦瘦弱弱。他们学习成绩优异,但都因家庭经济极端困难,曾几次想放弃学业。是老师、同学的帮助和鼓励,加上自己勤工俭学使他们坚持了下来。他们对记者说:“作为特困生,一定要有坚定的人穷志不穷的意念,有了信心,就能克服困难,完成学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